1. 气源清洁与预处理(关键保障)
CMA2 缸径较小(常见 φ6-φ20),内部密封件和气道精度高,气源污染是主要故障诱因,需严格做好三级处理:过滤:必须在前端安装精度≥5μm 的微型过滤器(如 CKD 的 M 系列过滤器),每周手动排水(若带自动排水功能需检查是否正常),每月更换滤芯(粉尘多的环境需缩短至 2 周),防止粉尘进入缸体磨损密封件或堵塞气道。
干燥:在湿度>60% 的环境中,需加装微型干燥器,确保气源露点≤-10℃,避免水分凝结导致缸筒锈蚀、活塞卡滞(小型气缸内壁薄,锈蚀后易出现漏气)。
润滑:若系统为油雾润滑,需使用低粘度专用气动油(如 ISO VG15),油雾器油量调至每小时 1 滴以内(过量会导致密封件溶胀;无油型 CMA2 绝对禁止加油,否则会直接损坏特氟龙密封件)。
2. 外观与安装状态检查
每日目视检查:缸体是否有变形、划痕(小型气缸缸壁薄,碰撞易导致变形,影响活塞运行);
活塞杆(通常为不锈钢材质)表面是否光滑,有无锈蚀、划痕(若出现细微锈蚀,可用麂皮蘸专用防锈油擦拭,严重时需更换,避免划伤密封件);
防尘圈是否完好(活塞杆根部的橡胶防尘圈若破损,会直接导致粉尘进入缸内,需立即更换)。
安装紧固性检查:每周检查安装螺丝(多为 M3-M5 微型螺丝)是否松动,尤其是高频振动工况下,需用扭矩扳手按推荐值(如 M3 螺丝 2-3N・m)紧固,防止因位移导致活塞杆偏载磨损。
检查进出气口接头(多为快插式或微型螺纹)是否漏气(可涂抹肥皂水观察气泡),松动时需用专用扳手拧紧(禁止徒手硬拧,避免接头断裂)。
3. 动作性能监测
运行时观察气缸伸缩是否顺畅,有无 “卡顿"“异响" 或速度异常(如突然变慢):卡顿可能是内部进入杂质,或活塞与缸筒配合过紧(因安装偏载导致);
异响多为活塞杆与导向套摩擦加剧,需停机检查。
严格控制工作参数:工作压力不得超过 0.7MPa(耐压力 1.05MPa),避免超压导致缸体爆裂;
负载需与缸径匹配(如 φ10 缸径最大推力约 50N),禁止超负荷运行(小型气缸活塞杆细,过载易弯曲)。
4. 环境适应性维护
远离粉尘、切削液、腐蚀性气体(如焊锡烟雾、酸碱雾),必要时加装定制防尘罩或防护罩;
环境温度控制在 5-60℃,避免低温结冰(缸内水分结冰会直接胀裂缸体)或高温(>60℃会加速橡胶密封件老化);
若用于有微小振动的场景,需在安装座与设备间加 1mm 厚橡胶垫,减少振动传递导致的部件松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