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安装与调试
1. 机械安装规范
安装方式:支持水平、垂直或侧挂安装,采用 M8/M10 螺栓固定(扭矩参考手册)。需使用轴孔同心治具校准丝杠与电机轴的同心度(偏差≤0.05mm),避免运行振动。
安装基面处理:安装面平面度≤0.01mm/100mm,粗糙度 Ra≤0.8μm,需通过光学轮廓仪检测。安装孔孔径公差 ±0.05mm,孔间距≤±0.03mm,推荐数控机床铣削。
防尘防护:标配不锈钢护带(IP65 防护等级),在粉尘环境中建议每月清洁一次护带内积尘;洁净室场景可选配抽气装置进一步降低发尘量。
2. 电气连接与参数配置
驱动器连接:编码器线缆需使用屏蔽线,与动力线缆分开布线,避免电磁干扰。支持 EtherCAT、Modbus RTU 等通讯协议,通讯周期≤1ms。
参数设置:
基本参数:设置丝杠导程(如 10mm/rev)、电子齿轮比(匹配编码器分辨率)、限位开关类型(常开 / 常闭)等。例如,2500 线编码器可设电子齿轮比为 1:4 以匹配控制器脉冲当量。
增益调整:通过激光干涉仪检测定位精度(典型值 ±0.02mm),调整位置环比例增益优化跟踪误差。
3. 预压调整技术
预压目的:消除轴向间隙,提升刚性(可达无预压状态的 2-3 倍),将重复定位误差控制在 ±2μm 以内。
调整方法:
双螺母垫片法:通过研磨垫片厚度(精度 ±0.01mm)控制两螺母间位移,产生目标预紧力(如 3000N)。例如,某规格丝杠需垫片厚度 12.5mm±0.01mm。
扭矩 - 位移曲线验证:固定螺母一端,旋转另一端螺母并测量扭矩与位移关系,曲线斜率突变点即为间隙消除点。
预紧力建议:设置为最大工作载荷的 1/3 左右,避免过预紧导致温升过高或滚道疲劳。
二、润滑与维护
1. 润滑管理
润滑脂选型:
高速场景:使用 HIWIN G04 高温润滑脂(滴点≥260℃),适用于 Dm-N 值>150,000 的工况。
普通场景:HIWIN G01 重负载润滑脂(极压性能优异),推荐用于频繁启停或冲击负载环境。
润滑周期:每运行 100km 或 3 个月补充润滑脂,通过注脂嘴注入至旧脂溢出。高粉尘环境建议每月增加一次清洁与润滑。
2. 定期维护项目
皮带驱动检查:时规皮带张紧度需每月检查,用手指按压皮带中部,挠度应≤5mm。若松弛,通过调节电机安装座位置张紧。
状态监控:
温度监测:通过驱动器软件实时监控电机温度,超过 80℃时停机冷却。
噪音检测:运行噪音较初始值增加>3dB 时,需检查滚珠磨损或润滑状态。
3. 故障诊断与处理
常见问题:
位置偏差过大:清洁编码器联轴节,或通过调整位置环增益(P 参数)优化。若偏差>±0.05mm,需检查联轴节松动或丝杠磨损。
过载报警:降低运行速度或减小负载,检查夹具重心是否偏移。若持续报警,通过 @LOAD_CALC 指令重新计算电机扭矩需求。
预防性维护:每年使用激光干涉仪复测定位精度,若偏差>±0.03mm,需更换丝杠或导轨。
三、运动控制与应用优化
1. 高速运行特性
Dm-N 值优势:Super S 系列 Dm-N 值高达 220,000,例如 φ40mm 丝杠导程 40mm 时,转速可达 5000r/min,直线速度 200m/min,加速度 2g。
加减速曲线:
S 型曲线:通过 @ACCEL 指令启用,减少启停冲击,适用于半导体晶圆搬运等高精度场景。
梯形曲线:适用于高速取放(如 3C 产品装配),最大速度设为 800mm/s,加速度 1m/s²。
2. 噪音优化策略
结构设计:回流单元采用切线设计,吸收钢珠冲击噪音,较传统型号降低 5-7dB,运行噪音≤75dB(1m 距离)。
安装细节:确保螺母与丝杠装配间隙均匀,护带安装紧密,避免共振产生额外噪音。
3. 典型应用场景
半导体制造:
晶圆搬运:配合真空吸盘实现 ±0.005mm 重复定位精度,洁净室等级 ISO 4 级。某晶圆厂引入后产能提升 15%。
光刻设备:高刚性设计(轴向刚性≥50N/μm)可抑制振动,确保曝光精度。
汽车电子:
锂电池极片涂布:通过 EtherCAT 总线同步控制张力调节与纠偏机构,张力波动≤±1N。
车载摄像头组装:高速取放频率>60 次 / 秒,配合视觉检测系统实现 ±0.02mm 贴装精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