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安装前准备
1. 工具与辅料清单
核心工具:扭矩扳手(精度 ±5%)、千分表(0.001mm 级)、大理石平台(平面度≤0.005mm/1000mm)、导轨安装夹具(防止形变)。
润滑材料:锂基润滑脂(NLGI 2 级,如 HIWIN HG Grease)、无水乙醇(清洁基面)。
检测设备:激光干涉仪(用于高精度安装)。
2. 基面处理标准
平面度:普通级(C)≤0.05mm/1000mm,高级(H)≤0.03mm/1000mm,精密级(P)≤0.015mm/1000mm。
粗糙度:Ra≤1.6μm,需去除毛刺和油污。
安装孔位:孔径公差 ±0.1mm,孔间距误差≤±0.05mm(建议数控加工)。
3. 部件检查
导轨 / 滑块:确认型号匹配(如 EGW25SA 对应 EGR25T 导轨),检查密封件是否破损,钢珠无卡滞。
互换性验证:互换性型导轨(标识 “M")的滑块与导轨可单独更换,但组合精度较非互换性型低 1-2 级。
二、核心安装步骤
1. 导轨固定(以双轨布局为例)
基准轨安装:
将导轨基准边(标有 “REF")贴合基面定位边,用手拧紧两端螺栓。
用千分表沿导轨全长检测顶面直线度:C 级≤0.05mm/300mm,P 级≤0.015mm/300mm。
按 “中间→两端→逐点" 顺序拧紧螺栓,扭矩参照手册(如 M6 螺栓 5-6N・m)。
从动轨安装:
以基准轨为参照,用千分表测两导轨顶面平行度:C 级≤0.05mm/300mm,P 级≤0.02mm/300mm。
重复基准轨拧紧步骤,确保双轨受力均匀。
2. 滑块安装
水平插入:滑块需水平滑入导轨,避免倾斜导致钢珠脱落。
负载平台连接:螺栓从平台垂直拧入滑块,扭矩较导轨固定低 10%-20%(如 M5 螺栓 2-2.5N・m),防止损伤滚道。
多滑块联动:滑块间距≤0.5mm,避免受力不均。
3. 预压调整
预压等级选择:
Z0(无预压):负载方向固定且冲击小(如电子元件搬运)。
ZA(轻预压):轻载高精度场景(如光学镜头调整)。
ZB(中预压):需抗振动冲击的工况(如小型机床)。
调整方法:非互换性型通过垫片厚度调整,互换性型直接选择预压等级。
三、调试与性能验证
1. 空载试运行
手动测试:推动滑块全程移动,阻力波动≤10%(可通过拉力计测量,EG 系列空载阻力通常≤5N)。
高速测试:逐步提升速度至额定值(最高 5m/s),监测滑块温升≤15℃(红外测温仪检测)。
2. 精度校准
行走平行度:千分表固定在负载平台,移动 300mm,C 级≤0.05mm,P 级≤0.015mm。
重复定位精度:通过激光干涉仪验证,P 级可达 ±0.003mm。
3. 负载测试
静载验证:施加 1.5 倍额定静负载(C0),持续 10 分钟,形变≤0.002mm/1kN。
动载测试:以额定速度运行 10 个循环,振动加速度≤1g(加速度传感器检测)。
四、润滑与维护
1. 润滑管理
周期:每运行 100km 或 3-6 个月补充润滑脂(粉尘环境缩短至 50km)。
方式:
手动:从滑块侧油孔(非基准边)注入润滑脂,推动滑块往复 3 次。
自动:连接油管接头,采用递进式分配器供油(推荐高速工况)。
油量:单个滑块填充量约 0.5-2cm³(具体参照型号参数表)。
2. 日常维护
每日检查:
密封件是否破损(如发现油迹渗出,需更换密封圈)。
导轨表面有无铁屑(用软毛刷清理,禁止硬布擦拭)。
每月检查:
螺栓扭矩复紧(按标准值的 90% 施加)。
行走平行度复测(误差增大 15% 需排查问题)。
年度维护:
拆解滑块检查钢珠磨损(表面无凹痕或锈蚀,否则整体更换)。
清洁滚道并更换润滑脂(高温环境需用氟硅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