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前期准备与安装
安装前检查
产品与附件核对:检查平台本体(导轨、丝杆 / 线性马达、滑块)无变形、划痕,确认伺服电机、驱动器、联轴器、限位开关、安装螺栓(M6/M8 规格)等附件齐全。核对平台型号参数(行程、导程、额定负载)与设备需求一致,线性马达型需额外检查定子与动子的间隙是否均匀。
安装环境要求:安装面平面度≤0.05mm/m,水平度偏差≤1°,避免粉尘、油污环境(若为恶劣环境需加装防护罩)。确保安装区域有足够空间布置线缆,且远离强磁场源(与磁性敏感设备间距≥300mm)。
工具准备:准备扭矩扳手(精度 ±5%)、百分表(0.001mm 精度)、水平仪(0.02mm/m 精度)、无尘布(蘸酒精清洁)、绝缘工具(电气接线用)。
机械安装流程
固定方式选择:支持水平、垂直、侧挂安装,采用 M6/M8 螺栓按手册规定扭矩紧固(如 M8 螺栓扭矩 8-10N・m)。垂直安装时需额外加装刹车或配重装置,防止滑块坠落;侧挂安装需加强基座承重能力。
同轴度与平行度校准:丝杆传动型需用轴孔同心治具校准丝杆与电机轴的同心度(偏差≤0.05mm);线性马达型需确保定子与导轨平行度≤0.1mm/m。用百分表检测滑块移动时的跳动量,确保≤0.01mm/m。
负载安装:清洁平台与负载的安装面,将负载对准安装孔,用螺栓从内到外对角拧紧(参考手册扭矩)。安装后手动推动滑块,检查负载在全行程内移动顺畅,无卡顿或异响。
电气接线规范
线路连接:伺服电机动力线与编码器线分开布线,编码器线使用屏蔽线,避免电磁干扰。连接 EtherCAT、Modbus RTU 等通讯接口时,确保线缆接头牢固,终端电阻按要求配置(如 EtherCAT 终端电阻 120Ω)。
接地要求:平台、驱动器、电机需单独接地,接地电阻≤10Ω,防止漏电或干扰信号影响定位精度。
安全回路:接入急停按钮、限位开关(硬限位 + 软限位),确保超程时紧急制动响应时间≤20ms。
二、系统配置与调试
上电与初始化
上电顺序:先接通 24V 控制电源,再开启主电源(AC 200-240V)。驱动器初始化完成后,面板显示 “RUN" 状态;若出现报警(如 “AL001" 过载),需排查负载或参数设置。
驱动器参数配置:根据平台型号设置基本参数,如丝杆导程(如 10mm/rev)、电子齿轮比(匹配编码器分辨率,例 2500 线编码器设 1:4)、限位开关类型(常开 / 常闭)。线性马达型需设置电流上限、磁场强度等参数。
回零操作:在手动模式下触发回零指令(如 G 代码 “G28 X0"),平台以最高速度的 30%-50% 移动至原点开关触发,系统自动记录原点坐标。回零后设置软限位范围(如 X 轴 0-1000mm),避免超程损坏设备。
精度校准
定位精度检测:使用激光干涉仪检测定位精度(典型值 ±0.02mm),若偏差超标,通过调整驱动器位置环比例增益优化跟踪误差。建议每季度校准一次。
重复定位精度优化:多次执行往返运动,记录终点位置偏差,通过驱动器自动增益功能微调参数,确保重复定位精度≤±0.01mm。
三、编程控制与运行
操作模式与示教
模式切换:通过示教器或控制器切换手动 / 自动模式。手动模式下,可通过方向键或摇杆实现单轴微动(速度≤10mm/s),支持线性运动(MOVL)和关节运动(MOVJ)切换;自动模式用于执行预设程序。
点位示教:手动移动滑块至目标位置,按下 “记录" 键保存坐标点。支持输送带追踪功能,可动态调整位置以匹配产线速度。示教时需避免负载碰撞,可开启碰撞侦测功能(@CD_START 指令)。
程序编辑与调试
指令应用:使用基础指令(如 MOVL 线性运动、@CIRCLE 圆弧插补)编写轨迹程序,支持 S 型加减速曲线(@ACCEL 指令)减少启停冲击。例如,3C 产品涂胶场景可通过圆弧插补实现曲面轨迹。
离线仿真:利用 HIWIN 模拟软件(如 Robot Master)离线生成轨迹,通过 @MOVEFLOOR 指令模拟不同安装环境下的运动状态,减少现场调试时间。
在线调试:运行程序时实时监控电机温度、扭矩等参数,若温度超过 80℃,系统自动报警停机。调试初期以低速运行,逐步提升至额定速度。
四、维护保养与故障处理
定期维护项目
润滑管理:每 3 个月或运行 100km 后,通过注脂嘴补充高温润滑脂(如 KLUBER NBU 15)。高粉尘环境需每月清洁导轨和丝杆,避免杂质进入传动系统。
皮带检查:时规皮带驱动型号每月检查张紧度,手指按压皮带中部,挠度应≤5mm,松弛时通过调节电机安装座位置张紧。
电气检查:每半年检查线缆接头是否松动、绝缘层是否破损,清理驱动器散热孔灰尘,确保散热良好。
常见故障排除
位置偏差过大:清洁编码器联轴节,检查是否松动;通过 @GAIN_ADJ 指令调整位置环增益。若偏差持续超标,需更换丝杆或线性马达。
通讯中断:检查通讯线缆接头与终端电阻,通过 @RESET_NET 指令重置网络连接。重新加载驱动器 ESI 文件并扫描网络。
过载报警:检查负载是否超出额定值、导轨是否卡顿,减小加速度参数或优化负载重心。
五、安全注意事项
人员防护:安装调试时佩戴安全帽、安全手套和安全鞋,避免肢体靠近运动部件。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需远离设备(间距≥300mm)。
设备安全:平台运行时禁止触摸运动部件,加装光幕实现区域保护(人机协作场景)。断电后需等待至少 5 分钟,待电容放电完成后再进行电气操作。
数据备份:定期导出驱动器参数与程序(@SAVE_PARAM 指令),建议每季度备份一次,防止数据丢失